• 上海市预防医学会2014年工作要点
    • (2014年3月7日五届四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2014年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加深入之年。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要认真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机遇进取意识,积极行动起来,努力成为科学知识的传播者,科学方法的实践者,科学思想的倡导者,科学精神的弘扬者。大胆实践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具有学术影响力、社会公信力、会员凝聚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科技社团,在公共卫生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主要工作目标 1. 学会年度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主线,充分发挥学会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专家的创新热情和智慧,做大做强做优学会,培育并抓好学会品牌的学术交流、科普宣传、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杂志编印等质量建设,宣讲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为上海公共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服务。 2. 着力提升学会综合能力。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会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成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较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现代科技社团。 3. 把握改革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学会科技社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专家学者优势和科技工作者优势,积极承担政府转移职能,拓展学会功能。 二、2014年主要工作 (一)打造品牌活动,着力提高学会学术水平 1. 以提升学术会议内涵为重点,学会将组织、策划、协调开展多形式、多层次、较高水平的品牌学术活动。2014年将筹办召开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开展贴近学科发展前沿的小型精品论坛;协办2014年环境与健康国际论坛,并与有关学/协会联合开展学科交叉、融合的高质量综合学术交流活动。在会员和科技工作者中持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 2. 扩大开展跨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兄弟省市及其他省市预防医学会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拓展对外交流,分享学术成果,扩大学会重点学术活动的影响。争创学术建设新成绩。 3. 继续组织各专业委员会申报上海市科协系统学术年会系列学术活动、年度重点学术交流活动资助项目,选题围绕预防医学、公共卫生领域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提高项目获资助成功率,争取2~3项获上海市科协重点学术活动给予择优资助。 4. 根据学科发展需要,申报市科协决策咨询、学科发展、专题调研等软课题科学研究项目,按计划完成在研的市科协项目,形成学科发展报告、项目论证报告,决策咨询建言献策报告等科研成果。 5. 办好《上海预防医学》期刊,提高杂志质量,年内稳妥开展《上海预防医学》杂志编委会的换届。 (二)加强科学管理,抓好队伍建设 1. 抓好学会两支队伍建设,夯实学会创新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以理事会—专业委员会—会员队伍为主线的组织建设,同时加强学会办事机构人员队伍建设。继续按照上海市科协三星级学会的标准,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坚持会长集体商议与分工负责制。贯彻落实民主办会原则,学会工作遵循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发展要求。 2. 继续提升学会办事机构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为专委会和会员服务的工作质量,以适应学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办事机构与会员单位、专业委员会和会员的沟通联系及学术活动的协调配合。继续做好会员会籍管理,健全更新会员的电子信息档案;吸收更多的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加入学会。 3. 为了奖励在预防医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充分调动广大预防医学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学会拟开展科技人才表彰、奖励工作。今年将开展设立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的筹备工作。争取2015年开展上海市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评审奖励。 4. 建立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年度评比激励机制。根据专业委员会开展学术、科普、培训等主要工作,开展创先评优,形成学会工作的良性循环。 5. 发挥专业委员会资源优势,推荐、吸纳符合条件的科技工作者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加入学会,共同参与学术活动。加强学会信息交流,定期向单位会员赠阅学术期刊等资料,营造生动活泼,民主创新的学会氛围。 6.继续完善学会网站的日常管理,适时发布有关学术、科普、继续教育、杂志编辑等信息。 (三)发挥学会优势,传播科学知识 1. 从应用性出发,以需求为导向, 发挥学会传播科普知识有效途径的作用。针对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健康热点、焦点问题,学会专家当好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及时为公众答疑解惑,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讲,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 2. 响应国家和上海市科协要求,积极参与开展全国科普日(周)期间的科普宣传活动。 3. 学会专委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发挥科普活动的品牌示范效应,围绕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健康等科普活动的重点内容,从不同的层面举办具有特色的科普活动。结合卫生防病日(周),组织、参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艾滋病、呼吸道疾病防治等主题科普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保健咨询、社区宣教等科学防病知识宣传,促进、引导公众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加强与兄弟学、协会联合开展的科普活动。 4. 组织摄制数字化健康教育科普视频宣传片,在IPTV电视节目健康频道播放,传播健康生活理念。并制作宣传光盘,发挥科普活动的长期效应。 (四)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拓展学会功能 学会改革发展要融入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积极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主动参与,找准对接点,充分发挥学会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中介作用,承接好政府转移的社会管理职能。要充分利用学会“上海市科协科技评价机构”资质,发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组织资源、专家资源优势,开展科技成果、人才培养、项目评估、新技术评价等科技评价及咨询工作;进一步完善市财政绩效评价工作程序。 (五)发挥专业委员会作用,促进学会工作发展 1. 专业委员会要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本职专业工作和学会工作结合,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专家、学者的作用,把学术活动作为凝聚广大会员的主要抓手。各专业委员会要制定主要活动计划,抓好学术活动的计划落实,并争取每年组织1次有专业委员会会员参加的专业学术活动、1~2次有专业委员会委员参加的活动,并组织相关专业委员会之间联合开展的学术活动,或在学会层面上的活动。 2. 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扩大交流与合作。围绕学术专题或以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活跃学术思想。依托有关单位与专委会扩大与海外科技人员、青年学者的国际学术交流,组织会员参与国际、国内学术研讨。 3. 向《上海预防医学》期刊推荐优秀论文,提升期刊论文的整体水平。 (六)服务学科人才建设,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 1. 根据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开展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配合政府部门职能转移需求,拓展培训业务范围,提高学会培训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学会培训服务的内容深度和覆盖广度,开展专业领域和面向企业的教育和技术培训。 2. 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年度申报项目3~4项。
      • 上一篇:上海市预防医学会2014年工作要点
      • 下一篇: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纪要